高致贤杂文Ⅱ李敖“抑鲁”的论据不能服人
在香港凤凰卫士中文台播出的《李敖有话说》节目中,李敖持“扬胡抑鲁”之态度。对胡适之扬不无一定道理,但贬损鲁迅先生的论据就显得不足,令人难以信服了!何也?他贬损鲁迅先生的“论据”就是说,鲁迅连一部长篇小说都没有,因此,鲁迅不但不如胡适,而且还不如他李敖哩!他批评
在香港凤凰卫士中文台播出的《李敖有话说》节目中,李敖持“扬胡抑鲁”之态度。对胡适之扬不无一定道理,但贬损鲁迅先生的论据就显得不足,令人难以信服了!何也?他贬损鲁迅先生的“论据”就是说,鲁迅连一部长篇小说都没有,因此,鲁迅不但不如胡适,而且还不如他李敖哩!他批评
7点30分,车子上了广深高速公路,Y导小姐的导游也开始了,只见她口若悬河般倾吐着她那成套成套的“导游词”:她开始便介绍珠海的华侨陈芳。她先问游人:你们猜猜陈芳有多少个儿子?无人猜中。Y说:16个,有当省长的,有当县长的。随着又问大家:陈芳有多少个老婆?本人乱蒙
我从2004年3月31日开始使用电脑写作就不再用草稿纸了,但我对草稿纸却情有独钟。我现在存有装订成册的草稿本65本,重量没有称过,但量过堆起来的高(厚)度是182公分,还有21个文书档案袋散装的没有量。
“喂,你在那边过得怎么样?”老友来电。“我在这里很舒心,正在忙冲浪哩!”我认真地回答。“七十多岁的人了,还冲什么浪?别翀啦!小心被浪头卷了去!”“哈哈哈哈,我在冲新浪——上网玩博客,为跟上新时代的潮流,老夫聊发少年狂哩……”这是我与咱贵州老友的一次通话。
完成采伐任务,准备回县,但因有些事情还得回生产队去看看今年的年景。结算一下今年该交给生产队多少口粮款?交口粮款,这是我年年都要考虑的一件事。作为一个国家干部,家属是农民,由于集体生产的优越性,家里吃饭人口虽多,劳力又少,但每年分配都得到一定的基本口粮。所以,不
趁今天生产队放假赶场之机,我就背了几背长稻草来补房苫。稻草立在水田里晒,根部沾满了泥巴,一扛上肩,泥浆就从背上流到裤腿上,真是滚了一身泥巴了。从劳动中练就本领……真正做一个劳动者,不是表面上滚一身泥巴,而是要从思想上建立起劳动人民的感情。话又说回来,要达到这个
我国自制的“解放牌”卡车,自由奔驰在从沙厂到大方的蜿蜒公路上,有时像发欢的雄狮,喷着气飞奔,有时又像蜗牛慢慢地爬行。我坐在驾驶室里,放眼祖国美丽的河山。我旁边是一位青年女驾驶员。她从容地掌握着方向盘,随时用脚刹刹车,轻轻打开电门,忽而又关上。她还随时和我们讲讲
我虽然出身于劳动人民家庭,长在农村,正式入学前我已参加了8年的农业生产,20岁才考入初师,但是,由于旧*教育制度的影响,我的思想感情上还是沾染了一些旧*的东西,在工作中有时会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来。这就需要加以改*造……
冬日未到之前,深秋就有一个“小阳春”。今虽是深秋,但已有春盛之感,气温升高,蚊虫活跃起来,有些叮人。不过,秋收中的万树红叶、满坝熟透的包谷,已使别的什么都不能夺去秋色了!
当群众还没有真正认识和体会到某种事情对他们有利的时候,我们一方面要对这种事情进行认真分析,它是不是对群众真正有利。真有利的,就要向群众做工作,直到大多数群众认识到事情真相时,再让群众去办,他们就会乐意,而且办得好。这就是要让群众自己下决心,而不是我们代替群众下
私请老人治脚伤,这几天我坚持带着脚伤跑路,使右脚腕痛得厉害。一早,我到刘正明家找他给我打“扎角”,他家没有器具。他介绍我到梁子生产队去找一位叫马顺清的苗族老人。